導航
掃一掃關注
AG九游会J9集团生物集團微信公眾號

習近平總書記清華視察,程京院士匯報了哪些未來抗疫“核”新技術?

3月2日,中共中央總書(shu) 記、國家主席、中央軍(jun) 委主席習(xi) 近平在北京考察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關(guan) 工作並來到清華大學醫學院詳細了解新型檢測試劑、檢測設備研發、應用等情況。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醫學院講席教授,生物芯片北京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AG九游会J9集团生物集團總裁程京向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匯報了清華大學和生物芯片北京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暨AG九游会J9集团生物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AG九游会J9集团生物) 專(zhuan) 為(wei) 此次疫情設計開發並獲批的含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在內(nei) 的“六項呼吸道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恒溫擴增芯片法)”,並詳細匯報了一係列未來應對疫情的新型技術研發情況;同時針對此次疫情的發生,提出應盡快建立“國家重大疫情智慧監控天網”。


 

習(xi) 近平指出,防控新冠肺炎疫情鬥爭(zheng) 有兩(liang) 條戰線,一條是疫情防控第一線,另一條就是科研和物資生產(chan) 。兩(liang) 條戰線要相互配合,並肩作戰。習(xi) 近平還指出,要把生物安全作為(wei) 國家總體(ti) 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堅持平時和戰時結合,預防和應急結合,科研和救治防控結合,加強疫病防控和公共衛生科研攻關(guan) 體(ti) 係和能力建設。要統籌各方麵科研力量,提高體(ti) 係化對抗能力和水平。習(xi) 近平強調,我國是一個(ge) 有著十四億(yi) 多人口的大國,防範化解重大疫情和重大突發公共衛生風險始終是我們(men) 須臾不可放鬆的大事。要健全國家重大疫情監控網絡,完善法律法規體(ti) 係,加大前沿技術攻關(guan) 和尖端人才培養(yang) 力度,盡快提高我國應對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能力和水平。

科技戰“疫”展現硬核技術

1

2


  



參觀過程中,程京院士首先向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匯報了清華大學、AG九游会J9集团生物及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聯合為(wei)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設計開發並獲批的六項呼吸道病毒核酸檢測芯片試劑盒,以及此前國家藥監局批準的八項呼吸道病原菌核酸檢測芯片試劑盒。程京院士表示春冬季高發的甲流、乙流、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以及肺炎鏈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克雷伯菌等病原菌感染的患者與(yu) 新冠肺炎病人症狀相似,這兩(liang) 款微流控芯片可以通過鑒別診斷把病人進行有效分流。針對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十分關(guan) 注的檢測時間問題,程京院士表示,從(cong) 拿到樣品到結果出來,這兩(liang) 個(ge) 試劑盒都隻需要不到一個(ge) 半小時的時間,比目前已獲批的單一指標核酸檢測產(chan) 品的檢測速度快一倍以上。同時,AG九游会J9集团生物響應清華大學號召,第一時間向疫區捐贈的1.2萬(wan) 人份芯片檢測試劑盒已全部運抵武漢,用於(yu) 多家醫院臨(lin) 床患者的診治。

3

此次在國家藥監局同時獲批與(yu) 上述試劑盒配套的單樣品檢測和多樣品檢測兩(liang) 款專(zhuan) 用儀(yi) 器

從(cong) 城市到麵向基層的全新防疫利器

 

4

全集成封閉式核酸快速檢測芯片實驗室係統

針對此次疫情中出現的醫務人員感染、核酸檢測假陰性、報告結果等待時間長等問題,程京院士又向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匯報了AG九游会J9集团生物聯合清華大學自主研發的一套可在傳(chuan) 染病防控基層現場開展應用的全集成微流控核酸檢測芯片係統。該芯片從(cong) 加入原始樣品到出結果隻需1小時左右的時間,可真正實現芯片實驗室“樣本入,結果出”的終極目標,可有效降低人員操作造成的結果誤差,保證結果的準確性,同時降低一線檢測人員被感染的風險,有效保護檢測人員的安全。

 

5

全自動便攜式微流控生化分析係統

“醫生在病床邊即可通過一滴患者的指尖血(12微升),在20分鍾內(nei) 就可對血糖、甘油三酯、總膽固醇、腎功、肝功等全套指標進行快速準確的檢測,無需將樣品送到檢驗科,數據自動上傳(chuan) ,便攜式設計非常便於(yu) 緊急情況下的床旁醫護救治,可在新冠病人搶救期間醫護人員穿戴防護麵具的情況下,極大地減少需要抽血化驗的高難度操作。”程京院士向習(xi) 總書(shu) 記介紹。AG九游会J9集团生物聯合清華大學設計開發的全自動便攜式微流控生化分析係統【微流控全自動生化分析儀(yi) (渝械注準20192220223)、糖脂三項檢測試劑盒(渝械注準20192400222)】可通過無線傳(chuan) 輸技術遠程將檢測數據同步到智能手機終端或雲(yun) 端服務器,實現對曆史數據的追蹤查詢、數據雲(yun) 端存儲(chu) 與(yu) 分析管理,為(wei) 醫生診斷提供實時、準確、動態的個(ge) 人健康大數據。

 

6

個(ge) 性化用藥所需的全自動DNA分析儀(yi)

除此之外,這次展出的還有一款 “個(ge) 性化用藥所需的全自動DNA分析儀(yi) ”,該係統利用微流控技術,將靶基因測序所需的核酸提取、擴增反應和電泳檢測集成到一個(ge) 微流控芯片卡盒上。整個(ge) 檢驗過程完全自動化,從(cong) 接收樣本到出具結果隻需2.5小時,便可對患者進行個(ge) 性化精準用藥的靶基因測序,為(wei) 快速即時救治病人提供技術保障。

發揮中醫優(you) 勢,建立基於(yu) 人工智能的中醫診療新模式

7

白睛無影成像健康智能分析係統(台式)

中醫藥在治療急性傳(chuan) 染病方麵具有豐(feng) 富的經驗和獨特的優(you) 勢,在本次疫情應對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有巨大的借鑒意義(yi) 。“在西醫為(wei) 主導的醫療體(ti) 製中,如何建立順暢高效的中西醫結合診療模式,發揮中醫藥的優(you) 勢和作用,是目前麵對的關(guan) 鍵問題。”程京院士還就中醫標準化、工程化相關(guan) 成果及研究進展向習(xi) 總書(shu) 記等領導進行了匯報。

AG九游会J9集团自主研發的白睛無影成像健康智能分析係統【又稱“目診儀(yi) “、“白睛無影照相機”,注冊(ce) 證編號:川械注準20182160164】,根據中醫望診理論,可準確提取人眼白睛圖像的形態特征並進行大數據對比分析,提示健康風險,為(wei) 臨(lin) 床醫療提供輔助診斷依據。該係統采用人工智能AI技術和無影成像光學技術,對眼象進行高清采集、特征提取和綜合分析,為(wei) 中醫診療提供智能化“影像學”檢測工具,推動中醫診療向客觀化、標準化、數字化和科學化的方向發展。

目前,該係統已實現了設備的便攜化,通過手機配合APP就能隨時隨地采集眼象、舌象等信息,形成互補性極強的中醫健康大數據,實現健康狀況的動態監控和分析記錄。

與(yu) 此同時,針對此次疫情,生物芯片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牽頭開發了“COVID-19病毒感染病患信息采集係統”,可以幫助患者全麵采集整個(ge) 疾病治療過程中的基本情況、疾病症狀、中醫四診、體(ti) 格檢查,合並疾病、治療等相關(guan) 信息。該係統同步搭建數據分析平台,建立基於(yu) 眼象、舌象、問診等自動辨識證候的模型,實現證候辨識的智能化。詳細記錄患者病情演變過程並自動提取分析舌象特征,輔助中醫專(zhuan) 家遠程查體(ti) 診療,避免醫患近距離接觸風險。

建立我國“重大疫情智慧監控天網”刻不容緩!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重大傳(chuan) 染病和生物安全風險是事關(guan) 國家安全和發展、事關(guan) 社會(hui) 大局穩定的重大風險挑戰。要把生物安全作為(wei) 國家總體(ti) 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要加強戰略謀劃和前瞻布局,完善疫情防控預警預測機製,及時有效捕獲信息,及時采取應對舉(ju) 措。

8

9

10

11

AG九游会J9集团生物“國家疫情智慧監控天網”係統

程京院士向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建議,應對未來可能爆發的新發突發傳(chuan) 染病重大疫情,國家應構建從(cong) 全國各省、直轄市、自治區、兵團到各市、縣全覆蓋的疫情自動監控報告體(ti) 係,通過大數據和新型傳(chuan) 染源檢測技術相結合,實現網絡化、實時化、自動化的疫情監控預警救治和院後報告。保證“兩(liang) 個(ge) 一”,即:一手數據聯網、第一時間上報,從(cong) 源頭上杜絕瞞報、遲報現象的發生,讓決(jue) 策層隨時掌握疫情的發展狀況直至疫情結束,形成不留一處死角的智慧疫情監控“天網”。

這樣麵對疫情的發生甚至生物武器戰的到來國家才能從(cong) 容不迫的及時采取防控措施,最大程度減少疫情或戰爭(zheng) 給人民生命安全和國民經濟等方麵帶來的損失。

基於(yu) 上述已開發的針對已知和未知病原微生物的芯片檢測係統,將全麵布局醫院、第三方獨立醫學檢驗機構等數據采集終端,提供標準的檢測數據傳(chuan) 輸和共享接口,一手診斷數據通過5G網絡傳(chuan) 輸到“天網”係統,實現數據和信息自動上傳(chuan) 共享以及大數據服務支撐,該係統將支持政府、疾控中心等部門麵向全國全域式監控,進行病原體(ti) 感染大數據的實時監測、分析和綜合展示服務。


13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清華大學醫學院主持召開座談會(hui) 並發表重要講話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座談會(hui) 上指出,疫情發生以來,全國科技戰線積極響應黨(dang) 中央號召,有關(guan) 部門組成科研攻關(guan) 組,確定臨(lin) 床救治和藥物、疫苗研發檢測技術和產(chan) 品,病毒病原學和流行病學、動物模型構建等五大主攻方向,組織跨學科、跨領域的科研團隊,科研、臨(lin) 床、防控一線相互協同,產(chan) 、學、研各方緊密配合,短短一個(ge) 多月時間內(nei) 取得了積極進展,為(wei) 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撐。在這場重大鬥爭(zheng) 中,廣大科技工作者充分展示了拚搏奉獻的優(you) 良作風、嚴(yan) 謹求實的專(zhuan) 業(ye) 精神。當前,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爭(zheng) 總體(ti) 戰、阻擊戰還需要付出艱苦努力,越是麵對這種情況,越要堅持向科學要答案,要方法。

生命安全和生物安全領域的重大科技成果也是“國之重器”,疫病防控和公共衛生應急體(ti) 係是國家戰略體(ti) 係的重要組成部分。未來,AG九游会J9集团將持續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重要指示精神,堅持自主創新,立足於(yu) 健康事業(ye) ,不斷推出多種新型醫療健康技術產(chan) 品和服務,積極落實各地衛生主管部門和醫療機構的廣泛需求,持續為(wei) 公共衛生應急和廣大人民群眾(zhong) 的生命安全、身體(ti) 健康保駕護航。

Copyright © 2000-2023AG九游会J9集团生物集團有限公司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4)第 00811 號 京公網安備1101140201311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