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
掃一掃關注
AG九游会J9集团生物集團微信公眾號

人民日報“代表評說:簡政放權激勵企業創新”。

目前,我國生物技術企業(ye) 麵臨(lin) 著嚴(yan) 重的“創新困境”。這不是技術困境,而是一種製度困境。許多企業(ye) 在承受了巨大技術風險、資金風險將創新藥物、創新產(chan) 品研製出來後,卻遭遇“政策瓶頸”——必須經過漫長的審批程序才能應用到臨(lin) 床,經過更長的時間才能推向市場、進入醫保,成為(wei) 廣大患者“用得起”的藥品。那時,曾經的領先技術已經被國外趕超,市場份額也被國外企業(ye) 分割。這使企業(ye) 收回投資困難,導致我國許多製藥企業(ye) 不敢創新藥物開發,隻能一味仿製。


從(cong) 產(chan) 業(ye) 發展來看,我國發展生物製藥、生物技術的動力和後勁已有疲態,全國的基因工程藥物總銷售額甚至不及美國或日本一家中等規模公司的年產(chan) 值。我國不能再錯失機遇,必須打破“政策瓶頸”,通過簡政放權,激發企業(ye) 創新動力和市場活力,為(wei) 更多創新藥物、創新產(chan) 品盡早應用推廣創造條件。


以我國研製生產(chan) 的第一款遺傳(chuan) 性耳聾基因檢測芯片為(wei) 例,這款曆經3年艱苦攻關(guan) ,創造了多個(ge) “世界第一”的產(chan) 品在2009年取得國家醫療器械證書(shu) 。這對於(yu) 有效降低中國出生缺陷、及時幹預治療耳聾殘疾有著重要意義(yi) 。但是產(chan) 品在進入市場、服務百姓時卻遭遇了諸多障礙,使得耳聾基因芯片檢測技術實施的情況並不理想。一是定價(jia) 難,首先要請醫院作為(wei) 發起單位,報衛生管理部門同意後,再報物價(jia) 管理部門批準。物價(jia) 管理部門可能一兩(liang) 年才開一次定價(jia) 會(hui) ,並且每個(ge) 省都得單獨進行申報,短則可能一年時間,長則三到五年還不一定批得下來。30多個(ge) 省份一個(ge) 一個(ge) 跑下來,耗時耗力,企業(ye) 很難有精力再做別的研發工作。二是進醫保難。如何才能將創新藥物和產(chan) 品納入醫保?如何才能讓患者“用得起”?目前沒有明確的政策和途徑,沒有明確的啟動機製。原本應該由政府主動承擔的公共醫療衛生服務職能,卻交由企業(ye) 去推動。政府該管的事情沒有管好,該放的事情沒有放開。


因此,我建議:國家應該對此類技術成熟、國際領先、臨(lin) 床急需的產(chan) 品,加快行政審批速度,並采取簡化物價(jia) 審批、主動審查是否納入醫保目錄、實施政府采購等措施,推廣應用。產(chan) 品凡在一省獲得物價(jia) 審批,在其他省份無需再重複審批,備案即可。這既是簡政放權、規範政府權力、優(you) 化政府職能,更是維護市場主體(ti) 權利、增進人民福祉的當然之義(yi) 。


《 人民日報 》( 2014年04月02日 18 版)


Copyright © 2000-2023AG九游会J9集团生物集團有限公司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4)第 00811 號 京公網安備1101140201311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