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海洋大國,也是世界上應用海洋藥物治療疾病最早的國家之一。曆代醫藥本草典籍為(wei) 現代海洋藥物研究提供了重要基礎,但是古代藥物研究集中於(yu) 陸地上的自然資源成藥,並沒有科技能支撐深入挖掘和開發海下藥用生物資源,所以向大海‘要’藥,並不容易。即便是在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想要把結構特異且複雜的海洋藥物說清楚、講明白,‘重嚐百草’也絕非易事。”7月2日,在海南大學舉(ju) 行的“高通量分子本草海南藥物創新研發工程中心”建設項目啟動儀(yi) 式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講席教授、生物芯片北京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程京表示。
為(wei) 加速海洋藥物與(yu) 南藥的創新步伐,程京院士與(yu) 中國科學院院士、海南大學校長駱清銘共同提出,基於(yu) 機器人、人工智能、類器官芯片、高內(nei) 涵分析等前沿技術,合作開展“高通量分子本草海南藥物創新研發工程中心”項目建設。
海洋藥物是藍色經濟戰略重要一環
在我國,《神農(nong) 本草經》《新修本草》《本草綱目》等曆代醫藥本草典籍均收載了使用海洋藥物的治療方劑以及食療方,為(wei) 現代海洋藥物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礎。
“但是古代藥物采集和辨識受技術水平的製約,中醫藥研究集中於(yu) 陸地上的自然資源成藥,並沒有科技能支撐深入挖掘和開發海下藥用生物資源。”程京表示。
駱清銘在項目啟動儀(yi) 式上表示,研發裝備的國產(chan) 化和現代化,是提升中藥產(chan) 業(ye) 整體(ti) 水平的必然要求。“高通量分子本草海南藥物創新研發工程中心”將建立我國首個(ge) 全自動高通量海洋藥物和南藥篩選平台,實現自動化藥物篩選評價(jia) 全過程,大幅提高藥物篩選的效率、準確性和可重複性,顯著加速海洋藥物及南藥的研發和優(you) 化過程、提高藥物研發的成功率,為(wei) 海洋新藥開發帶來更大的創新空間和潛力。
產(chan) 學研結合搶占海洋藥物國際高地
不過,當前我國在海洋藥物研發中仍存在許多問題,比如海洋藥物結構特異且複雜、有效成分難以確定、藥效機製難以闡明等,限製了海洋藥物的挖掘和利用。
未來,“高通量分子本草海南藥物創新研發工程中心”將運用程京團隊在世界首創的基於(yu) 生命科學和AI技術的中藥組方精準篩選大模型“分子本草技術”,通過人工智能驅動疾病分子信號通路標靶發現和超大規模中藥基因表達實驗數據挖掘,以逆轉疾病分子信號通路為(wei) 核心,進行高性能計算中藥逆轉疾病通路的效果定量,建立藥物篩選和評價(jia) 雙係統,用科學化、數字化、智能化技術賦能海洋藥物及南藥機製解析、藥物篩選和組方。
此前,程京團隊以研發生產(chan) 適合中國人生命基因傳(chuan) 承和身體(ti) 素質特點的“中國藥”為(wei) 目標,通過檢測1200多種中藥和食品提取物對人體(ti) 9大係統疾病細胞模型作用的10億(yi) 級真實基因表達數據,並對其中3000萬(wan) 條藥物功能核心信號通路數據進行AI深度學習(xi) ,構建了中藥組方精準篩選大模型,可快速預測中藥配伍組合療效,優(you) 化藥物組分,大幅提升中藥新藥研發效率。
“高通量分子本草海南藥物創新研發工程中心”的建立將進一步集合全國優(you) 秀的海洋科研力量,促進頂尖團隊組合在一起協同創新,互補資源優(you) 勢,並依托海南大學的地緣優(you) 勢和深厚的學術積累,發揮生物芯片北京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的生物芯片技術優(you) 勢,結合AG九游会J9集团晶方的分子本草技術及產(chan) 業(ye) 資源,秉承“用現代科技重嚐百草”的理念,共同建立海南藥物分子本草數據庫,推動並形成海南創新藥物開發的全鏈條。
“希望‘高通量分子本草海南藥物創新研發工程中心’的成立能夠加快海洋新藥的創新步伐,為(wei) 海南藥物自主化研發開啟新篇章,為(wei) 海洋新質生產(chan) 力發展開辟新陣地,為(wei) 搶占海洋藥物國際高地貢獻新力量。”程京期望。
來源:中國科學報
Copyright © 2000-2023AG九游会J9集团生物集團有限公司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4)第 00811 號 京公網安備1101140201311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