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
掃一掃關注
AG九游会J9集团生物集團微信公眾號

南方日報丨程京院士建言:向世界輸出佛山大健康服務產業

當前,生物技術在引領未來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戰略地位日益凸顯。現代生物技術的一係列重要進展和重大突破正在加速向應用領域滲透,在解決人類發展麵臨的環境、資源和健康等重大問題方麵展現出巨大前景。生物和生命健康產業被視為繼信息技術產業之後發展潛力和空間最大的產業,也是在新常態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創新型經濟發展的重點領域。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由中國生物工程學會、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主辦,首屆全國生物傳感、生物芯片及納米生物技術高端論壇將於10月20日至21日在佛山中德工業服務區中歐中心舉行。論壇邀請國內外院士、頂尖科學家、多位專家學者研討和分享國內外生物科技尖端成果,將為促進全國乃至全球生命健康科學、技術和產業發展搭建高端、前沿的交流平台。

在論壇舉行之前,南方日報連線前來參加論壇的科學家,展示生物技術領域最尖端最惠民的研發成果,為佛山加快生物和生命健康產業發展建言獻策。
生物芯片技術是生命科學領域中迅速發展起來的一項高新技術,主要是指通過微加工技術和微電子技術在固體芯片表麵構建的微型生物化學分析係統,以實現對細胞、蛋白質、DNA以及其他生物組分的準確、快速、大信息量的檢測。

一塊指甲大的生物芯片,集成著一個團隊近20年的艱苦探索,濃縮著一個團隊對未來生物芯片領域的創新與夢想。作為中國生物芯片的領軍人,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醫學院教授、AG九游会J9集团生物集團有限公司總裁程京在過去20多年裏,不僅帶領他的團隊研發出一係列基於生物芯片技術的產品和服務,在國內多個省市布局多項業務板塊,還率先與全球生物芯片行業的先驅公司昂飛、羅氏等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將數十項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和服務項目出口到30多個國家和地區。

“佛山全新的增長點應該考慮服務業,比如大健康的服務業是每個老百姓都可以享受的東西。”程京建議,佛山可以通過這次論壇,引進先進技術,技術有的可以變成產品銷售,有的直接變成服務項目,做出示範效果後再向全國和國外輸出技術和服務。


用“中國芯”為百姓健康福祉提供技術支撐

南方日報:生物芯片目前主要應用於哪些領域?

程京:作為生物工程中的重要手段,生物芯片的應用範圍非常寬廣,從疾病的預防、診斷治療、藥物的開發,到食品安全檢測、環境監控、公安司法鑒定、國防安全保障等,還有在航空航天領域,像太空宇航員生命體征的監測等。
 

南方日報:你這次在論壇演講的主題是生物芯片和衛生健康,那麽生物芯片在健康領域的應用,尤其是在疾病預測、預防和個體化治療等方麵,有哪些顯著的成果?

程京:生物芯片可以指導精準用藥,保障精準治療。以遺傳性耳聾檢測芯片為例,2009年,我們自主研發出世界首創的遺傳性耳聾基因檢測芯片,可以提供從孕前、產前到新生兒的基因檢測,有效篩查遺傳性耳聾患者和攜帶者,使降低乃至避免新生兒患遺傳性耳聾成為可能。

目前我們已經承擔了全國多個省市、自治區的免費新生兒耳聾基因篩查項目,總計已有超過240萬新生兒因此受益。
 

南方日報:它是如何篩查出遺傳性耳聾的?

程京:遺傳性耳聾中所占比例和危害性較大的是先天性耳聾和藥物性耳聾。對於先天性耳聾的孩子,通過基因檢測可以及早發現耳聾症狀,盡早佩戴電子耳蝸等輔助裝置進行針對性幹預,避免錯過聽覺和語言發育的關鍵期。

如果檢測出是藥物性耳聾基因攜帶者,就醫時出示寫有禁用藥物的卡片,就可以避免錯誤用藥導致的耳聾風險。我們在全國範圍已經查出有6000名左右的新生兒是這種敏感人群,這就可以直接避免6000名孩子的錯誤用藥的風險發生,間接避免包括他的母係家庭成員在內的6萬人成為錯誤用藥的犧牲品。
 

南方日報:在許多人看來,生物技術是一種前沿高端技術,也意味著它應用於疾病治療時往往價格昂貴。生物芯片技術如何做出普通百姓消費得起的產品?

程京:很多人一聽到生物芯片、生物傳感器就覺得很“高大上”,以為價格很昂貴。事實上並不然。按照國外的標準可能比較貴,但我們的研發從頭到尾都是結合中國的國情,開發芯片是考慮到老百姓的承受能力的。


8年煉“內功” 探路生物芯片技術產業化
 

南方日報:在生物芯片領域,或者說更廣泛的生物醫藥健康領域,一些新興技術如果成功落地,往往顛覆整個行業,改變企業的商業模式和戰略。但由於市場和技術發展不成熟等原因,科研成果往往麵臨難以產業化的問題,你和你的團隊是如何攻克這個難題的?

程京:2000年,國家確定大力發展生物芯片產業,決定由國家發改委牽頭成立生物芯片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我擔任中心主任。

根據國家要求,這個中心要做成自負盈虧的企業,加強成果轉化。從那時候起,一切從零開始。在清華大學一間地下室裏,開始的時候,芯片、配套的儀器設備、熟練的工人等等都沒有,工業體係還沒有搭建起來。

我們一路走過來,到後來自己買地建房、招聘員工,從技術研發出來、生產到推向市場,過程都很漫長。可以說開始的前8年都是關起門來練“內功”,研發各種各樣的技術。到了2009年,我們研發出世界上第一塊遺傳性耳聾基因檢測芯片,並取得了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醫療器械證書,才算是可以喘了口氣。
 

南方日報:你的企業創新力受到外界關注,在發展中哪些事情令你印象深刻?

程京:這個還是得益於體製機製上改革釋放的活力。一開始我們是國有企業,市場靈活度不高,到了2013年國家鼓勵部分國企改製成為混合所有製,吸納民營資本,增添市場活力。

當時的清華大學校長第一時間把我們叫到辦公室說立刻進行拆分,走混合所有製這條路。因此我們拆分出5家子公司和5個研究院,開始吸納民營資本,活力開始明顯釋放。2014年AG九游会J9集团生物年收入是3.2億元,2015年是6.4億元,2016年是10.5億元,今年預計達到15億元左右,增長的勢頭非常快。

目前我們有接近300項專利在全球獲得授權,超過50%得到了轉化和應用,集團員工大概有2000多人。我們研發製造出來的多款基於生物芯片技術的臨床和科研產品已經進入到了30多個國家和地區。
 

南方日報:作為中國生物芯片技術的領軍人物,你認為中國生物芯片技術在國際上處於什麽地位?

程京:應該說,中國生物芯片技術在臨床應用方麵在全世界範圍是相當不錯的,但是我們在科學研究方麵,因為技術所限,還達不到國外的程度。國外的企業投入巨大,而且工業基礎雄厚,他們可以生產出高密度的芯片。

另一方麵,我們自主研發的做生化檢測的全自動芯片和做基因測序的全自動芯片,樣品放進去結果就出來了,不需要人工幹預,以及包括遺傳性耳聾基因檢測芯片的全世界最大範圍應用,也是值得驕傲的重大突破。


佛山應積極發展大健康服務業
 

南方日報:和許多城市一樣,當前佛山也正在大力發展生物醫藥產業。但相比起龐大的傳統製造體量,佛山在生物醫藥領域的底子偏薄,且產業結構仍停留在生產製造和流通銷售等環節。佛山應該如何發力?

程京:首先,佛山不可以丟掉製造業這個根本,但是要積極思考製造業未來增長極在哪裏;不能總是停留在過去的產業輝煌,要思考麵向未來的新增長點在哪裏;低能耗、汙染小、受眾麵廣、附加值高的製造業在哪裏;應該如何布局工業4.0。

第二,在銷售業流通比較發達的情況,佛山全新的增長點應該考慮服務業,比如大健康服務業是每個老百姓都可以享受的東西。如果在佛山,比如通過這樣的會議,引進一些好的技術,有的可以變成產品銷售,有的直接變成健康佛山建設服務項目。

第三,如果說這些技術率先在佛山落地和產業化,政府要積極支持。比如政府可以進行采購,對佛山市所有居民提供慢性病的篩查和幹預、基因導致的出生缺陷的篩查和幹預等,讓老百姓享受到高技術的實惠。同時,更重要的是向全國各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展示佛山生產研發的技術和產品如何實實在在為老百姓生命保障和健康福祉提供支持,別人就會過來學習,佛山的示範效應就做出來了,否則的話隻是供貨商,沒有龍頭項目帶動,隻能幫別人做配套,附加值也低。
 

南方日報:你的公司在上海、成都、重慶等城市建立了產業化基地,你認為哪些因素會影響科研團隊對城市的選擇?

程京:在發展生物技術產業方麵,當地政府要有魄力和眼光,要把握好重大項目的意義和前瞻性,在推動項目時要跟科研團隊積極聯係,快速推進相關事項。

在將企業(ye) 引進來後,最好能通過政府采購服務或產(chan) 品等措施推動企業(ye) 發展,讓它們(men) 率先做出示範效應,進而向全國輸出服務和產(chan) 品。 

Copyright © 2000-2023AG九游会J9集团生物集團有限公司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4)第 00811 號 京公網安備1101140201311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