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望著盼望著,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冬病夏治”三伏天養(yang) 生時節了,今天就和大家聊聊,究竟這三伏天為(wei) 什麽(me) 是“冬病夏治”的好時機?哪些又算是“冬病”呢?
“冬病”兩(liang) 大特點:
①患者為(wei) 平素陽虛體(ti) 質的人:多表現為(wei) 麵色蒼白、怕冷、四肢冰涼、自汗
②疾病症狀遇寒加重
如大部分哮喘患者都屬於(yu) 陽虛體(ti) 質,入冬以後,咳嗽、喘憋的程度都明顯增加,此時,應“急則治其標”,先控製咳痰喘的症狀,等到夏季再采用溫陽散寒的中藥外敷祛除伏痰、扶助陽氣、增強體(ti) 質,使冬季症狀減輕,或不再發病。
從(cong) 入伏第一天起,就意味著一年中氣溫最高的階段已經到來。
這時,利用夏季陽氣旺盛,人體(ti) 陽氣隨之生發漸旺,體(ti) 內(nei) 凝寒之氣易解的狀態,運用補虛助陽藥或溫裏散寒藥物,驅寒外出,這也是中醫強調“春夏養(yang) 陽”的原因。
夏季人體(ti) 氣血流通旺盛,藥物容易吸收,而三伏期間是一年中陽氣最旺盛的時候,此時進行治療,更易恢複和扶助人體(ti) 的陽氣,加強防衛功能,提高機體(ti) 的抵抗力。
"冬病夏治"是中醫極富特色的防治疾病的方法之一,是指對於(yu) 一些在冬季容易發生或加重的疾病,在夏季給予針對性的治療,提高機體(ti) 的抗病能力,從(cong) 而使冬季易發生或加重的病症減輕或消失,是中醫學"天人合一"的整體(ti) 觀和"未病先防"思想的具體(ti) 運用。主要在人體(ti) 腠裏疏鬆開泄、便於(yu) 藥物吸收、病情緩解的夏季,采用中醫外治療法,扶助正氣,改善體(ti) 質,祛除寒邪,未病先防。對於(yu) 冬季常發或加重的疾病有很好的治療與(yu) 預防作用。
艾灸,作為(wei) 一種傳(chuan) 統的中醫治療方法,在溫補陽氣方麵一直效果顯著,其溫經散寒、行氣通絡、扶陽固本的功效使其成為(wei) 各種虛寒症狀所必需的治療方法。
夏季陽氣旺盛,人體(ti) 陽氣也達到四季高峰,尤其是進入三伏天,此時人體(ti) 腠理疏鬆,氣血暢通,藥性易於(yu) 深達髒腑,三伏灸乘其勢而治療,往往可獲得良好的療效,充分體(ti) 現了天人合一的自然療法,能針對人體(ti) 各種因寒所致各種骨關(guan) 節疼痛、痛經、慢性鼻炎等症狀起到更好的調理作用,能夠鼓舞正氣,增強抗病能力,從(cong) 而達到強身保健的目的。
又一年三伏天到來,類經堂為(wei) 大家準備了“三伏灸”,趁著炎炎酷暑,借大自然之陽氣,讓其為(wei) 我們(men) 的身體(ti) 祛盡寒邪,保駕護航吧!